咁學術嘅嘢我點會寫得出,都係跟番醫生講法最好。
以下我係主要參考自兩個sources:
<<對症抗敏自療解方全書>> ,作者係美國免疫學博士。
美的好朋友呢個台灣網,佢啲文章都係由台灣醫生寫成嘅。
想要最詳盡嘅解說可以去文章最底果啲link 度睇,非常好睇。
成因
引發濕疹的原因不止複雜,亦未被清楚了解。目前認為濕疹之所以會發作係綜合左好多因素,包括遺傳、環境、免疫系統異常,及活動導致皮膚更加敏感。
濕疹造成的病況
皮膚屏障一些關鍵功能瓦解(水份流失、讓細菌和刺激物進入),所以過敏原更容易滲透進皮膚裡,讓具有傳染性的生物如金黃葡萄球菌侵入。
歸類
異位性皮膚炎、婦女常出現嘅富貴手、接觸性皮膚炎、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等,呢啲會令皮膚產生發炎、紅腫、組織液滲出、脫屑症狀嘅皮膚疾病,都可以算係濕疹。
階段
| 在表皮和真皮之間導致一些空泡變化,這時候在組織內可以看到一些小水泡,在皮膚表面看到的會是紅、腫甚至是滲出一些組織液,看起來比正常的皮膚還要濕的狀態 |
| 隨著反覆的急性濕疹發作,角質的代謝會越來越不正常。皮膚會看起來稍微增厚,顏色則是淡紅色至紅色,有時會伴隨一些皮屑的產生 |
| 隨著發炎反覆發生,上面這個惡性循環就會更嚴重,最後皮膚會變得不紅,甚至是有點暗沉,摸起來比起正常的地方更厚,有時候甚至會又厚又粗,像是長繭一樣,皮屑也變得更多 |
成因與治療
原則:避開接觸誘發因子,並同時緩解及治療症狀
| 要先思考誘發的原因,去避免誘發的因子 開藥進行消炎、止癢,並且預防感染 目標是避免急性濕疹嚴重發炎或反覆發作 |
| 患者之前已經反覆急性濕疹發作過一段時間 代表有濕疹的體質及皮膚表皮層已經不是健康完整 症狀治療 避免各式的誘發因子,並且強化保濕 |
| 表皮已經反覆嚴重發炎一段時間,粗糙、不健康的表皮很容易就又會引起發炎 治療重點會放在積極保濕 |
保養與預防
重點:預防過敏、避免刺激、溫和清潔、積極保濕
預防過敏 | 做好居家環境清潔 減少室內屋塵(ref: 塵蟎騙局,肉眼看得見?並非過敏源?) 控制家中相對濕度在 50-60% 左右 避免刺激性食物 |
避免接觸 | 濕疹體質(異位性體質)的人在體質上就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接觸性皮膚炎,而已經受損的表皮更會讓這個傾向惡化 有些患者對鎳、香料、防腐劑,或者像是新黴素等等局部性治療產品或藥劑所含的成分可能會產生接觸性皮膚炎 小心挑選接觸產品 |
溫和清潔 | 濕疹患者的表皮已經很不健康,正常的天然保濕因子以及生理性脂質都缺乏的狀況下,如果再對表皮做過度清潔,反而會讓皮膚更乾燥、症狀更惡化 |
積極保濕 | 使用保濕產品 選用的保濕產品可以油一些 |
預防策略
第一級預防 | 阻止疾病開始 |
第二級預防 | 阻止疾病進展 |
第三級預防 | 阻止疾病進展惡化 |
推薦:
異位性皮膚炎根治與保養教學!乳液保濕怎麼挑?醫師完整說明
濕疹如何預防、保養與根治?醫師3關鍵完整解答
塵蟎騙局,肉眼看得見?並非過敏源?
<<對症抗敏自療解方全書>>